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蔡甸区藜蒿

    信息发布者:wep911
    2017-02-20 14:37:36   转载

     

    蔡甸(原来的汉阳县)的南部水乡,一直盛产野生藜蒿。清光绪《汉阳县志》记载:“藜生于阪隰”(音xi,低湿的地方),“而以沼泽尤佳”。现在的侏儒、永安、洪北等地的湖汊、土埂上,仍生长有野生藜蒿。

        关于藜蒿的“身份”,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。相传很久以前,有位姓黄的穷女子天生丽质,被选入皇宫后,深受皇帝宠爱,皇后则对黄妃恨之入骨。有一年春天,黄妃思念故乡,托人带信从家乡带些藜蒿来。结果皇后跑去皇帝那告状:这个女子是狐狸精转世,她每天放着大鱼大肉不吃,专吃野草根。于是皇帝将黄妃打入冷宫,不久,黄妃过世。过了几年,皇帝巡视地方,途经汉阳时,地方官将本地特产藜蒿进献给皇帝品尝。皇帝这才晓得冤枉了黄妃,便在她的出生地修了一座黄妃陵。之后,黄陵就成了一个地名,藜蒿也成了“皇妃菜”。更深的涵义是,过去的老百姓一到冬、春季节,缺衣少食,为了吃起藜蒿“不掉价”、没有心理负担,于是借用这种美丽的传说来推崇这种民间美味。

        到了如今,这种草根成了一种崇尚健康的原生态食材。在武汉,没吃过藜蒿的人恐怕不多。 藜蒿,是一种菊科植物,又称蒌蒿、芦蒿、水蒿、狭叶艾。目前大家吃的一般是它的地上嫩茎,就是菜摊上那捆扎好的一把把带叶的绿秆藜蒿。其实,它的叶子也是好东西,与米粉拌合后,制成蒿叶粑,或煎或炸,十分清香。而最有嚼头、滋味最绵长的部位,就是长在泥里的根茎。有人将它理解为“泥蒿”,意思是长在泥里的蒿,这个名字真是道尽了它的风采。

        蔡甸有民谣:正月藜,二月蒿,三月四月当柴烧。这个月份指的是农历,说的是吃藜蒿也要看季节的眼色。 野生状态下的藜蒿根,经过秋天的营养累积,这其中的淀粉成份,在冬季的低温中,转化得更为醇厚,春节前后,便处于最为肥壮、营养最为丰富的时候。这些地下根的表皮为黄白、白色,折断后的肉茎乃是淡奶一样的白色,非常脆嫩。与刚刚腌好的腊肉同炒,入口微嚼,唾液会迅速涌出包裹住藜蒿根,根茎中的淀粉稍稍分解酶化,除了丝丝的甜,还在口腔后部呈现出细微的鱼腥草一般的特殊辛香,那真是至高的享受!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